2021/7/30 : 343
把「基本體」當作有是生命的結構體,認為它們會變換姿勢做運動,不僅很有趣,也是很實用的觀念。
基本體的運動有:『轉折、彎曲、旋轉、扭轉』四種。
轉折的特徵是突然的轉向,彎曲則是緩慢柔順的轉向;
旋轉是繞行攀升,扭轉則為該體自身的原地轉向。
特別要提的是「扭轉」會比較難以理解,你需要運用空間感仔細的去感受你所配置的明暗是否產生了適當(前、後、左、右、上、下)的效果。
讓我們先把方柱子大約每一公分的位置畫上橫斷面,比較彎曲和轉折之後,你會看到那些橫斷面的變化。
下圖中直角的那個L形的方柱屬於轉折而不是轉彎,所以,『折』也可以認為是「相接的排列」。你注意到嗎?柱子彎曲的時候它的寬度是不變的。畫轉折比較容易,只要先畫上面,再加以處理側面和末端即可,轉彎的話,就必須知道柱子的四個邊所經過的路線。你先依照圖例,先畫透明的那個,然後再畫右下角那個。
轉折事實上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排列,只是接合比較緊密。
先畫上面的曲折狀態,再加上柱子的厚度,最後把稜角邊界畫清楚加上陰影。
像圍牆般的高度總是會讓人忘記它也是轉的折柱子,所以我再做一次示範。
這是平躺、直立、倒立的各個方向的彎曲方柱。
像個空心的立方體的轉折也是常見的模式
這是三角柱子的彎曲狀態
這是五角柱子的彎曲
一條簡單的圓柱事實上有許多內容,我們看一下圓柱的末端有畫個十字,
十字頂上順著柱子那條線叫做『脊線』,
下方是『底線』,
兩側的虛線叫做『腰線』,
另外兩條灰色的是『輪廓線』。
轉彎之後,請注意觀察你所畫的是「脊線」、「腰線」、「稜線」還是「輪廓線」。
這馬蹄鐵形狀的圓柱體,直的部分兩邊都相同,轉彎部分則看光源而有不同的變化。
讓圓柱子以三度空間的方式曲折,練習對光線和影子的掌控。
這是各種方向的彎曲圓柱體
把圓柱體做三度空間的轉折
下圖是S形和圓環彎曲的解說圖,請注意『脊線』、『底線』、『腰線』、『輪廓線』和「橫斷面」的走向。
這是四個不同光源的圓柱圈
下圖是方柱子與圓柱子分別以轉彎或轉折的方式形成的框
旋轉跟彎曲差別在彎曲沒有重疊。
這是圓柱體的旋轉,先把彎曲的路徑輕輕塗抹出來,再將重疊部份分出上下,最後加強圓柱體本身的明暗漸層效果。
方柱旋轉比圓柱稍微難一些,因為要注意不同面的位置和光線變化。方法跟圓柱旋轉一樣,先塗抹上面,再將兩個側面因為旋轉而產生的漸層配置好。
試試看單一圈的旋轉,旋轉的時候上面可以保持向上或是稍微傾斜,你也可以做反向的旋轉以及垂直的旋轉。
下面三個圖形其實都相同,只是中間的那條彎曲弧度比較大。
經過塗抹漸層之後,便成為了旋轉的方柱子。
把方柱子切成許多段,再將它扭轉就可以輕易的看出它每個段落如何改變方向,柱子的四邊光線變化要用心體會。
這是兩條旋轉的方柱子糾結在一起,直覺上是一種『扭轉』的動作,但事實上是旋轉。
這是三角柱的旋轉和扭轉,請選定一個稜脊仔細觀察它的動向。
這是方柱的隨意旋轉與扭轉練習
讓我們先練習轉一圈,如果很多圈,你可以在彎曲的頂點用圓圈做記號表示圓柱體的口徑,這樣的做法比較不會讓圓柱體突然有被壓扁的感覺。
下面三條同樣形狀的圓柱體,第一條只有彎曲,第二條為小弧度的旋轉,第三條為大弧度的旋轉。
這是兩條圓柱體各自旋轉,也是兩條在一起扭轉的樣子。
我用一支直的圓柱體做輔助,再次說明圓柱體旋轉的姿態。
把球體認為是會做伸縮運動的活物,或是將它當作揉麵團也可以,它的動作有:
壓扁、拉長、與內縮。請用『漸層』控制它的凹凸,這是非常重要的訓練,在往後遇到複雜的物體表面或是不規則物體都一定要用到這些基礎。
典型又常見的基本體運動實例就是繩結,我用它來做範例如下:
學會彎曲之後,只要加上重疊就可以輕易的畫出繩子打結。無論繩子怎麼交錯,只要在交界處加上一點陰影就可以讓它們上下分明,得到立體效果。
當你具備『基本體運動』的概念,自然不用為了輪廓傷腦筋了,你只要用一條線畫出繩子的路徑就足夠當作草稿了。
這是兩條繩子各彎半圈重疊在一起。
這是拉緊程度不同的結
我希望課程到這裡,你已經可以運用『基本體』的觀念來看待一個物體的構造和它的活動狀態。『基本體』以及它的「運動」是個很實用又科學的觀念和做法,從基本體的類型到「排列」、「組合」,到「運動」,是我用科學方法所分析出來的教學方式,以前你被教導使用『畫線條的思維』在打輪廓的步驟上花費不少時間,希望你從現在開始要很乾脆的捨棄,別再讓那習慣絆住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