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7/30 : 515
學習透視有兩種意義,
一個是透視法則(如何把立體的東西表現在平面的紙張上),
另外一個是要明白畫面上看不見的部位的確定位置。
大家都知道觀看物體的時候會有「近大遠小」的現象,遠到一個程度就會消失。
消失的意思是:
1、原本互相平行的線條會產生傾斜而朝著一點集中。
2、原本一樣高的線段會越來越短而消失。
一個立方體有三組邊線:X寬度(水平)、Y高度(垂直)、Z深度(縱深)各四條,所以共有四種透視:
無消失點透視、一點透視、兩點透視與三點透視。
下圖為無消失點透視,注意看三組線段都保持互相平行(沒有傾斜),所以不會有消失的現象。
下圖的『高度維持垂直、寬度維持水平』,只有縱深的平行線會改變角度向消失點集中。
下圖左邊是無消失的透視圖,右邊為Y組傾斜朝著下方消失的「一點透視」。
下面是一個長方柱子各角度的一點透視
這是一點透視的練習,首先畫個方形,假想這方形是個桌面,當你把這方形推倒之後,看起來會變成梯形,所以要切掉一點高度;而且比較遠的那一邊應該縮短,所以左右各切掉一點。
我們把桌子從正中央切一條垂直線,注意兩邊要相等,橫的也切一條水平線,但是要注意遠的那一半要窄一點。
再來,把已經切過的橫的兩片再切成為四片,注意四片寬度都要不同,且照順序越遠越窄,最後把直的再切成為四條。
另外請做單數的切割,有三等份,有五等份的,這個會比較困難一點,請反覆練習。
上面的「切割桌面」課程,消失點在我們視覺的正前方,現在請回憶一下以前我們所學過的「形狀的轉動」,把它拿到這裡與「透視」結合。
把剛才的桌面做轉動以後,消失點就偏到一邊了,請你朝著『心中的』消失點來畫這個桌面並且將它做切割。
另外下方有幾個箭頭,最右邊的是正面看的效果,其他的則是有遠近的效果,請注意箭頭的長度是總長的四分之一,箭身的寬度是箭頭的三分之一,請仔細的將箭頭放入各個方向的長方形裡面。
這是船底的形狀,它也是在一個長方形裡面。
船頭在三分之一的位置開始縮成尖頭,
船尾在下段的三分之一部分的「三分之一」縮成半圓,
這半圓的寬度是總寬的一半。
現在我們先把這長方形畫成許多不同角度的透視,再把這長方形照之前的練習橫切成三份,直切成兩份,最後將船的形狀勾畫出來。
在我們眼睛所在的高度畫一條水平線,稱為『視平線』,
把一個桌子的「一半高度」放在這條線上,你會發現桌子的左右兩面的「上下邊緣」會傾斜,並且會各朝左右遠方的一點消失,桌腳的高度也會一邊變短。
這種消失於視平線兩端的畫法叫做『兩點透視』。
消失點越遠,傾斜速度越慢,變形率越小。
當眼睛與桌面一樣高度的時候叫做『平視』。
桌子在視平線下方的時候,我們就是『俯視』桌面。
桌子在視平線上方的時候,我們就是『仰視』著桌子。
兩點透視的『高度』會維持垂直狀態,而「縱深」與「寬度」會各朝視平線兩端的消失點集中。
下圖為各個角度的兩點透視,請注意有圓圈標記那一組邊線互相保持平行沒有消失,另外兩組各朝遠方消失。
這是比較接近視覺的透視。
物體的高度、寬度、縱深會『各朝一個點消失』。
這種透視法的立體感比較明顯,但是變形率很大;
這種透視適合畫單一的主體或是特寫畫面,對於大場面,內容物體甚多的畫面並不好用。
,下圖的九個人站在一個方塊裡面,看起來像在搭乘透明升降機,請注意每個人的身體都傾斜了,你如果使用廣角鏡頭拍照就會有這種透視效果,這種效果並不能用來畫街道上的行人,看起來會歪歪倒倒。
畫圖初期當然要藉著觀察來學習,但是到達了一個程度之後,你應當要能夠「設計畫面」。
讓人可以藉由推理,畫出物體的各種姿態乃為學習透視的重要理由;擺設靜物學習素描雖然是一種方法,但是我察覺到缺乏透視訓練的嚴重現象,是導致學生們想創作,卻畫不出想要的畫面的主因。
你或許會說只有那些從事產品設計的人,才要用到精確的透視法則;我必須回答你這是錯誤的想法。透視不必然是結果,但是它絕對是一種必要的基本能力。建立靈活的透視能力之後,絕對會使你以後觀察更輕鬆且會降低眼睛的工作量。在創作的過程中,透視能力更會使你省下相當多時間;尤其最近很流行3D動畫,也是需要高度的透視能力。
無論你用哪種透視都好,你要安排一個物體的透視角度,都必須先使用一個立方體來幫該物體定位,以圓柱體為例(請看下圖),你還是要先用立方體來定位;不只如此,畫人,畫動物也都應該如此。
請參照下圖隨意的、盡可能的用你的想像,畫出各種物體的各種角度的透視圖:
把一個方柱子與一個圓柱子結合後,一起做透視圖。
圖的下方是一個基本體添加了許多腳的透視練習。
在常人眼中一張空桌子,在你的心中卻要有一些定位的線條,用前面課程中「切割桌面」的概念把物體放到桌上,你必須清楚它們的方向。
這是一些方塊以平行的角度放在桌上的情形,它們會與桌子共用一個消失點。
換成圓柱體要注意的不是消失點,而是每個圓都要壓扁成橢圓,而這些橢圓都要和桌子一樣的「俯瞰角度」,圓柱體的上下兩面的橢圓也要一樣。
根據「投影」的原理,畫桌上的一堆物體應該先決定它們的底面積,也就是它們的「正投影」。安排好位置之後再把桌子推倒,給每個物體加上高度。如果你缺少這樣的觀念,很容易造成物體不合理的「擠壓重疊」,甚至會產生物體「騰空飛起」的怪畫面。
圖中上方的方塊騰空飛起了,下方後面的球的中心,幾乎跑到桌子外面且與小方盒產生擠壓。
用俯瞰的思維,先安排桌上物體的「正投影」,
然後降低俯瞰的角度,找到自己喜愛的透視角度來構圖。
許多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是以底為準,靠圖畫紙下方為近,越上方越遠。
下圖中所示,許多物體在桌上所佔據的面積是以正面投影為準。
三個圓椎或是球體排列,可以視為一個由三個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上面有三個圓形,用這個形狀作為『底面』處理透視。我在球和圓椎的頂端用黑點作記號,這是加上高度要注意的頂點,它應該在立方體的中央。
下圖是用透視法安排汽車的四個輪子,雖然平常最多只看到兩輪但你必須知道另外兩輪確切的位置。
下圖為三行三列的柱子排列。
下圖『三層箱子』為一個『物體內部的透視』安排,加上明暗分配的作畫過程。
自然、合理的畫面只能有一種透視,畫中許多物體不可以各自擁有一個透視角度。
廣告、海報、超現實、漫畫,為了達到誇大的效果畫面則沒有限制,都容許使用多種不同透視的物體共存,那是以目的為導向的作畫方式,不在這裡討論。
以下我舉數個經常遇到的例子作為透視說明:
這是一些物體的各種角度透視圖,你都要用到長方形的觀念來檢驗你所畫的是否正確。
這房子是一個方柱和三角柱組成,屋頂蓋在橫躺的三角柱上,注意圖中屋頂的範圍較大。聯棟的房子要注意交接的地方,屋頂要與另外一棟房子的牆壁切齊。
用方塊做透視,可以清楚的知道四枝柱子的位置和高度。
這是很常見的柱子排列方式,用透視法分配安排,可以的到四平八穩、井然有序的遠近感覺。
理解牆上架子的物體底面積和高度,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構圖。
假想把小狗放入一個箱子來處理透視,會覺得輕鬆愉快了!
先用俯瞰的方式規劃好公園,任何角度的景象都會在你的預期之中。
船是最容易讓人畫得歪歪倒倒的物體了,我把船身縮短以面佔用空間。請注意船頭上方會下降,船首往後會轉為橢圓的肚子,請用漸層的原理讓船身顯出膨脹或收縮的效果。
透視法則是一種表現空間感的畫圖方式,使用它不必然是目的,但是絕對是一種『能力』。運用透視法則可以訓練自己三度空間的配置能力,這對設計發明有絕對的幫助。古代人們就地取材,依照自然物質的形狀從事製造,今日凡事皆先有藍圖而後有產品,因此透視法則成為設計者的必要素養。透視法則屬於客觀的表達手法,用來做為觀察學習事物的方式可以強化對事物的認知。
你如果畏懼麻煩想避開學習透視,想直接碰觸『藝術』核心,甚至找理由否定透視法則的必要性,我想提醒你,這是一個『素養』;你當然可以『不用』透視作畫,但是連透視都「不懂」或「不願意懂」的人,從這種缺乏耐心與洞察力的氣質,你正好就不屬於堪稱一個『追求藝術者』。